第一百零四章 三路大军-《明末中枢一木匠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于是,王自用在此召开紧急会胤议,研究抵御陈奇瑜的作战方略,还是经过抽签,最后决定,由老回胤回马守应、李晋王、不沾泥张存孟、革里眼贺一龙、张妙手、白九儿、八金刚等七营人马去对付陈奇瑜。

    这七营人马,人数可着实不少,总共能有十一二万。

    城下的流寇频频调兵离开,城上自然看的清楚,吴如梦马上断定,一定是朝胤廷的援军来了。圣旨上说了,三边总督杨奕山、延绥巡抚陈奇瑜、宣大总督吴思南分三路进兵来援,流寇三次向不同的方向调兵遣将,想来是这三路人马都到了。

    吴如梦心中大喜,如此一来,太原城的压力减轻不说,围歼流寇,也是指曰可待。他找来太原总兵,商量了一下接下来的作战方案,希望能够配合城外援军,给流寇沉重打击。

    太原总兵显得很是无奈,城内就这么点兵马,围城的流寇,还有将近二十万,咱们哪能帮上什么忙。

    吴如梦却不这么以为,当下说道:“流寇人马虽多,但大多都是贫民百胤姓,老弱妇孺也在其中,能有什么战力。再者说,他们能裹挟百胤姓,前来攻城,咱们难道就不能率领百胤姓出城御敌么?反正都是百胤姓,有什么可怕的?这样,我这边就张胤贴榜文,招募百胤姓前来助战。但凡来的,每人赏白银二两。”

    “吴大人,这么做怕是不妥吧,城内保不齐会有流寇派进来的细作,一旦让他们混到军中,搞不好会影响大局呀。”太原总兵说道。

    “你放心,即便是有混进城的,又能有多少,大势所趋的情况下,他们照样得跟着咱们走,你当能有多少百胤姓,会心甘情愿的造胤反,还不是因为没有饭吃,才铤而走险么。而且,咱们也不招太多,一两万足以,咱们山西被流寇这一闹腾,也损失不少人马,应该补充一下。要不然,我看全当是招兵了吧,不管是城内百胤姓,还是从外面逃进来的百胤姓,吃不上饭大有人在,让丁壮投身行伍,也免得他们走歪路么。这样一来,连那二两银子不都省了。”吴思南微笑地说道。

    “吴大人的这个主意,实在是高,流寇大多都没有经过训练,新兵不训练也没有什么关系,人数差不多,就能将他们震慑住。流寇从沁水打来,一路之上,攻破州城府县,山西也损了不少人马,估计吴家省去陕西,也不能少损失。咱们提前补上,朝胤廷想来也不会说什么。”太原总兵附和道。吴大人可是岳大人抬举的官,决战之时,补充点人马,应该也不算什么,只要剿灭流寇,还是大功一件,自己也要跟着沾不少光呢。

    “正是如此。”

    (未完待续)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