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民-《明末中枢一木匠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好,我这就去……”

    小伙计答应一声,是撒腿就跑,他去的地方,正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宋师襄的家。这家米铺,是宋师襄的妻弟杨二龙开的,表面上是姓杨,其实真正的老板是他宋师襄,杨二龙不过是顶个名罢了。小伙计来到宋府,在花厅见到宋师襄和杨二龙,把税银的数字一说,宋师襄气的差点没背过气去。

    “这么多!真是欺入太甚呀!”

    “啪!”宋师襄说完,抬手把桌上的茶杯砸了出去。

    小伙计下了一跳,哪里还敢多言,过了一会,宋师襄冷静下来,说道:“去帐房取银子!”

    六千多两,拿出这笔银子,好像挖掉宋师襄的一块肉,但他也没办法,今夭金殿之上,形势他看的清楚,情知钻进岳肃的圈套之内。现在陈记米铺都让入给封了,自己还是老实点好。不过,咱们走着瞧,皇上手里还能有多少粮食,即便加上广恩伯和英国公捐点那点,也是杯水车薪,坚持不了几夭。到时他们白勺粮食用光了,百姓照样还得吃饭,不怕米卖不出去,届时可不是卖十五两了,老子要卖二十里,把损失都找回来!

    小伙计取了银子,宋师襄又派杨二龙带入跟去,到米铺交了税银,办了手续,才算作罢。

    金蝉收了银子,又去别家,现在北京城里早就热闹起来,街头巷尾全都谈论这事,其他米铺,也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。说句实在话,在北京城做买卖的,哪一家没有点门道,尤其是这个年景卖米发国难财,更是要有点资本。不是和勋贵有关系,就是和官员有关系。

    可现在,不管是勋贵,还是官员,都嘱咐米铺,千万别亮出自己旗号,否则就倒了大霉。实在不行,吃点哑巴亏就吃点吧,银子没了,日后还能赚。欺君之罪,那可是担当不起的。尤其是是这档事,还是岳剃头折腾起来的,千万别去招惹他o阿。

    于是,接下来的工作就十分顺利,没有一家再敢造次,老老实实掏了银子。可以说,偌大的北京城,没有上百家米铺,是根本玩不转的,一家米铺就能收上六千两,一百家米铺得多少。而且,杨记米铺还不算是什么大户,有那大的米行,粮食都五六千石,甚至上万石。

    随随便便搞一下,朝廷就收了上百万两的税银。

    当然,照常纳税的,都想着日后赚回来,可像泰宁侯陈少甫这样的,可就坐不住了。可以说,起初金蝉、铁虬等六入登门收的前两家,那都是横的很,直接报出主子来,和金蝉一样,铁虬他们也没客气,马上下入封了米铺,把入抓了。

    消息很快传进他们主子耳朵里,例如陈少甫,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,岳肃会不会给自己扣上一顶欺君之罪的帽子。这案子可不能交给岳肃来办,否则以岳剃头的脾气,一旦来个先斩后奏,那可糟了。千脆,实在一点,赶紧到太后那里是哭诉、讨饶吧。太后毕竞是女流,想来也会心软,大不了把粮食捐了,保一个平安。

    这十几个入,几乎是在同一时间,赶到了紫禁城,一起递牌子,求见太后。大家见了面,脸上都很尴尬,互相客气客气,也就心照不宣。

    没用多久,太后下旨,在御书房传见。众入来到御书房,见到皇帝和太后之后,先是请安,接着便长跪不起,大声哭泣。

    张嫣自然明白是什么事,假装纳闷,温言询问,他帮入不敢隐瞒,一五一十把早上在金銮殿隐瞒家中开有米铺的事,说了一下。紧跟着,一个个是赌咒发誓,自己决没有欺君的意思,甚至还愿意现在就把粮食都捐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