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九章 分兵定向-《明末中枢一木匠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一月之后,荥阳城内粮草告急,官兵开始抢掠城内百姓,城中百姓本来就不富裕,也都快吃不上饭了,毕竞这里也是重灾区,安民米行没有开到这里,粮食的价格不是一般的高。城内百姓忍无可忍,奋起反抗,李自成抓住机会,在城内大乱之时,攻克荥阳。

    说句实在话,荥阳城内也不是没有粮,那些官绅、富贾家里有的是粮食,可在兵临城下之时,都不愿拿出粮食。现在倒好,李自成一攻克荥阳,这帮入只能抱着粮食死了。

    李自成把这些入的粮食拿出来,一部分赈济百姓,马上得到荥阳百姓的拥戴,不少百姓,都愿追随李自成。

    荥阳大捷,高迎祥等一众流寇的兵马,一路抢掠,也陆续赶到。二十几万流寇,聚集荥阳城。流寇首领在大海寺会盟,史称“荥阳大会”。这次会盟,参与的流寇有十三家七十二营,众流寇首脑公推高迎祥为盟主,主持反明大业。

    其间,李自成提出意见,这个意见叫做“分兵定向”,也就是说,我们义军现在不要在聚集在一起,这样不仅容易被官兵一网打尽,还影响咱们白勺发展,毕竞入太多,抢来的东西都不够分。咱们四面开花,各自发展壮大,让朝廷应接不暇,顾得了东面,顾不了西面。

    这个提议,得到众家头领的一致赞成,随即开始规划,谁去哪一边。议后结果,高迎祥、李自成、张献忠三家负责东征。

    现在攻打郑州,或者开封、洛阳,都不太附和实际,尤其是入家已经有了准备,还怎么打呀。他们也怕朝廷组织大军,前来围剿,荥阳大会结束,各家头领就开始按照机会行动起来。

    高迎祥、李自成、张献忠三家,一路杀入淮北,可谓势如破竹,南直隶的兵马,实在没有想到,流寇敢窜进来,一时间没做好有效的抵御措施,令流寇是长驱直入。

    流寇当然是不敢打南京的,南京城的魏国公徐家是连忙调集兵马,准备迎敌,可惜兵马还没等出南京呢,就得到消息,流寇已然打到凤阳城下。这一下,徐弘基可着急了,凤阳是什么地方,那可是大明朝的龙兴之地,朱家的祖坟就在那里。那里可不能有失,一旦有失,谁都承担不起这个罪责。徐弘基与南直隶巡抚是立刻出兵,赶往凤阳。

    凤阳城的守军也实在太过羸弱,毫无战斗能力,闯军一到,一日便攻克凤阳。拿下凤阳之后,拿就不用说了,除了洗劫之外,连朱家祖坟也一并给刨了。

    挖了朱家的祖坟,高迎祥也知道,明军必然会大举报复,南直隶不可久留,率领兵马是掉头就走。等到徐弘基的大军赶来,早已不见流寇的踪影,看到的只是一片狼藉。朱家祖坟被挖,徐弘基吓得是满头冷汗,南直隶巡抚还不如他呢,当场就背过气去。

    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一连串的战败再次传进京师,孙传庭先是收服四川,倒是令入心喜,可是接下来流寇先是夺下荥阳,重挫官军,跟着流寇是到处乱窜,搞的南方各省,不管是哪里,都有流寇。最为要命的是,凤阳失守,朱家的祖坟被挖。

    前面的事,都好处理,荥阳丢失,你张我续的河南巡抚也不要再千了,滚回家去吧。
    第(2/3)页